粮食贸易政策摇摆玉米遭遇出口之痛 -捕鱼千炮

欢迎光临中国玉米网
| | |
粮食贸易政策摇摆玉米遭遇出口之痛
来源:  作者:本站
2004年,玉米出口企业一直都在郁闷中度过。一位玉米出口商对记者抱怨说:“国家的玉米出口政策老是变,就让外国的竞争对手钻了空子。比如说我国玉米突然说不出口就不出了。美国玉米价格就马上上涨,一卖好几个月。而当我们准备出口玉米时,还没出呢,又先放出风说我们计划出多少多少,别人听说后把玉米卖得差不多了,马上又把价格压下来,我们又很难再出口了。”

这位出口商的抱怨源自于2004年年初国家停止了玉米出口,使得他们几年来辛辛苦苦赢得的国际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轻轻松松地拿走了。尽管后来恢复了出口,但为时已晚。同时,国内玉米出口商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已受到了损害,估计2004年全年玉米的出口量不到2003年的五分之一。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其实不仅存在于玉米贸易之中。长期以来,我国在粮食贸易上就存在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以及粮食生产与进出口逆向操作等问题。如今,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保护期的结束,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效调控粮食生产和进口,保证粮食安全,减轻国家负担,为国家获得最大效益?掌控粮油生产和进出口政策的相关政府部门正面临着考验。

政策调控不利玉米出口受挫

韩国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的玉米进口国,主要从美国和我国进口。同美国玉米相比,我国的玉米为非转基因玉米,同时与韩国、日本运输距离最近,加上质优价廉,深受韩、日客商欢迎。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惟一大宗出口的粮食作物品种。

但同时,玉米出口受政策影响变动频繁。首先是国家指定只能由中粮和吉粮两家公司进行玉米出口的垄断经营。其次,还在不同时期进行政策干预。但政策的变动又使得玉米进出口呈逆向操作,进一步加剧了库存压力。

全国食品网咨询事业部经理傅铁信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字:1995年、1996年,玉米产量分别增长12.8%、13.8%,净进口却依然达到512.4万吨和16.8万吨,致使库存净收购量增加500万吨和1000万吨。1997年,玉米产量下降18.2%,却净出口672.3万吨,库存净投放量增加1500万吨。1998年以来,我国玉米产量有增有减,却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主要是由1995年至1997年进出口与生产的逆向操作所致。

2003年,在国家扶持玉米出口的政策下,玉米出口大幅增长,达到创纪录的1638.9万吨。考虑到2003年国内玉米大幅减产,玉米价格上涨,为保证国内供应,从2004年1月份开始,国家停止了玉米出口。
12 3 4 下一页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来源为xx所属媒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