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卖不了”和“买不着”共存的怪现象。玉米出口政策调整以后,出现了国外粮商急于求购中国玉米,而国内玉米出口商也急于向外出口玉米的现象。另外,国家宏观调控滞后、产销衔接脱节、粮食流通不畅,会导致玉米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在国内不同区域并存。
二是国内玉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限制玉米出口政策的出台,将导致今年有1000万吨左右的玉米要在国内市场消化。南方销区有限的市场份额,必将导致内贸企业残酷竞争场面。同时,内贸粮源的激增,将打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出口对玉米内贸价格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
三是延缓我国粮食国际化进程。过去借助吉粮、中粮两个玉米出口窗口,拓宽了我国玉米的国际市场份额,建立起了国内粮食企业与国际大粮商合作的渠道,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初步接轨,我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发言权和定价权。而限制玉米出口后,出口数量的锐减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份额的锐减,经过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国际合作关系将被无情斩断,开拓国际市场的重大成果将前功尽弃,进而滞缓我国粮食国际化进程。在国际粮食市场份额丧失殆尽的情况下,重新抢占国际市场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可想而知。
四是玉米经济价值无法最大化,可能再度积压。政府限制玉米出口,将国际市场几乎封死,出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激活和调节功能将大为减弱,国内玉米市场将变得缺乏生机和活力,玉米的经济价值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同时,我国开始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未来几年内玉米将可能大幅增产,收难、储难、卖难等问题可能会再度出现。